所在位置: 首页 > 研究 > 研究报告

关于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设想

来源:测绘发展研究中心 时间:2017-12-11 09:38:32 打印: 分享到:

“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构想提出以来,国务院及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文化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科学院、国家能源局、国家海洋局、中国地质调查局等10个部门及单位分别从“一带一路”战略的规划编制、设施建设、技术创新、试点示范等方面开展了相关工作。发展研究中心对相关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对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如何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形成了一些建议。

一、国务院及相关部门行业政策举措

(一)国务院

20152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若干意见》,提出积极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商建自贸区,加快形成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发布《关于改进口岸工作支持外贸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完善“一带一路”内陆地区口岸支点布局,支持在国际铁路货物运输沿线主要站点和重要内河港口合理设立直接办理货物进出境手续的查验场所。支持内陆航空口岸增开国际客货运航线、航班。在符合条件的地方扩大旅客联程中转、口岸签证和过境免签政策试点口岸范围。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所涉港口对外开放,支持上海、广东、天津、福建等自贸试验区范围内港口、机场的开放和建设。

2015328日,国务院授权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了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投资、资源开发、经贸合作、金融合作、人文交流、生态保护、海上合作等领域,将推进一批条件成熟的重点合作项目。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16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国防科工局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建设面向“一带一路”的国际化遥感信息服务网络;拓展卫星通信节点,建设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的移动通信能力和手段;积极推广北斗应用国际化。

建设“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信息中心、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亿赞普集团共同发起成立国家信息中心“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作为国家发展改革委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中心的新疆分中心以及国家信息中心“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的新疆分中心。以“一带一路”大数据开发应用为重点,以支撑领导决策和服务企业及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广泛深度归集全球“一带一路”相关信息并建设综合数据库为基础,以打造若干专业化、开放性、机制化大数据合作平台为抓手,以“一带一路”大数据综合服务门户为载体,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多元化、个性化、可视化的大数据产品和服务,大幅提升“一带一路”大数据决策支持能力和社会综合服务水平。

)科技部

以技术合作为切入点,联合构建实验室或科研机构,以联盟或联合的方式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开展科技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移。中国-中亚科技合作中心已经启动建设,未来将成为中国-中亚科技合作中心信息分中心的重要节点。科技部国际合作司牵头,委托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正在抓紧研究制定《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合作专项规划》。

工业和信息化

参与制订《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对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做了规划,全力打造“数字丝绸之路”。目前,《规划》已经制订完成。

)国土资源部

“十三五”期间将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矿业合作。一是搭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平台。开展周边地区的矿产研究和潜力评价。发挥各方在资源、资金、产业、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互补优势与合作潜力,搭建矿业合作平台。支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外向型产业发展和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二是建立联合实验室,联合开展研究和地质调查。共建地学领域联合实验室,与中亚、南亚等资源丰富国家和地区共同开展资源调查评价、矿业风险监测评价,以矿产资源开发为纽带,构建利益共同体。三是为中亚国家提供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利用我国先进的数字地质调查技术、地球化学填图、卫星遥感与北斗应用等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质矿产管理和技术人员培训力度,推动当地矿业体系建设和矿业经济发展。四是开展相关的产业合作。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资源和产业链合作,提高就地加工转化率。

)交通运输部

推进大湄公河次区域、中国-东盟交通部长会议、上海合作组织、国际运输论坛等确定的区域铁路、公路合作项目的推进和实施。

编制完成《落实“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实施方案》,新开通了昆明、大连、哈尔滨至欧洲的货运班列,推动“一带一路”战略政策效果逐步显现。

在铁路建设方面,新疆将加快中吉乌铁路,北屯至吉木乃口岸、克拉玛依至巴克图等口岸铁路项目建设;在民航连通上,新疆将加快推进以乌鲁木齐国际机场为门户枢纽,喀什、伊宁、库尔勒机场为区域枢纽,支线机场和通勤机场为补充的空港布局,形成东联内地,向西辐射中亚、南亚、欧洲的综合交通运输框架体系。

)文化部

设立了“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与沿线国家互办文化年、艺术节、实施“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和“丝路书香工程”。丝绸之路联合申遗取得成功,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遗也已启动,首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即将举办。人文合作的积极成果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了持久的生命力。

国家税务总局

2015年,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落实“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要求 做好税收服务与管理工作的通知》(税总发〔201560号),其中提出建立“一带一路”税收服务网页。依托税务总局网站,于20156月底前建立“一带一路”税收服务网页,并从第四季度开始,分国别发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税收指南,介绍有关国家税收政策,提示对外投资税收风险,争取在2016年底前全部完成。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举办了俄罗斯、中亚国家标准化官员研修班。来自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亚美尼亚和蒙古等6个国家的17名标准化官员和专家参加了此次研修班活动。研修班向参训代表介绍了中国标准化概况及中国标准化改革,进一步加深我国与俄罗斯、中亚国家及周边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石油天然气、农产品等领域的标准化交流合作,推动我国标准“走出去”。

)中国科学院

中科院于2014年立项并启动“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环境格局与发展潜力”咨询项目。成立海南省地球观测重点实验室,发起区域地球观测计划、建设虚拟地面站等方式,助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目前,这一计划已得到2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国际组织的40余名代表的响应。该计划基于天、空、地的多源海量数据并利用模拟手段来认识“一带一路”,包括建设“一带一路”空间大数据中心、空间大数据共享服务系统、空间大数据密集计算平台;开展生态环境动态分析、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综合研究、水资源时空格局与安全性、城镇化与自然文化遗产地监测、典型海域与海岸带环境变化、农情监测与粮食安全等,把科学成果应用于全球生态环境监测、城市化监测、文化遗产监测、灾害监测等领域,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支持。

十一)国家能源局

提出要务实开展能源国际合作巩固境外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合作,拓展煤炭、电力、能源加工转化等领域产能合作,带动核电、水电、清洁燃煤火电、风电、太阳能等装备和服务“走出去”。继续推进跨境油气管道建设,加快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油气管网、电网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增强区域能源安全协同保障能力。

(十)国家海洋局

计划开展“深远海调查与海洋环境服务保障”工程等。在深远海调查与海洋环境服务保障研究专项一期工程建设基础上,开展西太平洋和东印度洋的部分调查任务,启动大洋航路海洋环境综合调查与研究,增强海峡及海上通道海洋环境综合保障能力。与海南省政府签订《共同服务“一带一路”战略框架协议》,建设南海防灾减灾基地,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和“海洋强国”战略对南海的建设任务;贯彻落实国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等。

(十)中国地质调查局

2016年开始实施“一带一路”基础地质调查与信息服务计划等,分为周边国家重要成矿带对比研究、全球矿产资源地球化学与遥感调查、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综合与服务三大工程,并可进一步细化为7个项目和54个子项目。包括(1)周边国家重要成矿带对比研究与编图;(2)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境外矿产资源潜力评价;(3)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境外矿产资源潜力评价;(4)全球多尺度地球化学填图;(5)全球资源环境卫星遥感解译与应用;(6)全球重点地区地质矿产合作战略调查;(7)全球能源资源综合研究与信息服务。编制完成《“一带一路”能源和其他重要矿产资源图集》,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矿业投资和贸易合作、海洋地质调查合作、工程地质调查与评价合作。

二、“一带一路”重点建设方向及对测绘地理信息的需求

(一)各部门重点建设方向

综观各部门各行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行动和措施,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同样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交通部提出在铁路、公路、航空等各个方面要加强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工信部着重强调信息基础设施方面的相关行动,提出要建设“数字丝绸之路”,打造信息高速公路。国家能源局提出要在油气管网、电网等方面加强建设和合作。

二是技术、标准的输出和合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很大一部分人文、政治环境差,经济发展、科技水平较为落后,对先进技术的需求很大。针对这一点,多个部门都提到了通过建设实验室、研究室、召开研讨会、论坛等方式开展相关技术合作交流,并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实现先进技术、标准的输出。科技部计划通过联盟和联合实验室的方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中国-中亚科技合作中心已经启动,未来将建立更多的此类研究中心。中科院“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的启动,就是利用先进的对地观测技术实现资源环境、自然灾害、城市化建设等多个方面的监测。

三是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保障服务。通过建立大数据中心、合作平台等方式,提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现状、国家政策规则、需求领域等信息,为国家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企业“走出去”提供风险分析等,有利于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推进共同发展。发展改革委将建立“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通过提供多元化、个性化、可视化的大数据产品和服务,提供全方位信息和服务。多个部门指出要开展专业的资源环境综合调查与研究,提出发展潜力分析报告等,包括国土资源部、海洋局、能源局,对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油气等资源开展全方位的分析和调研。

四是为相关领域的产业“走出去”提供政策支持。多个部门提出针对本领域的企业“走出去”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贸易往来等,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例如,税务总局对沿线国家税收政策及税收信息搜集、整理和发布,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政策支持。

(二)需求分析

针对以上各部门的行动和建设重点,可以看到,“一带一路”建设对测绘地理信息需求旺盛,尤其在实现“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规划和建设中,测绘地理信息具有重要的先行基础作用。目前,“一带一路”地区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有如下几方面的迫切需求。

第一,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基础地理信息提供坚实保障。地理信息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空间基底,也是融合所有其他经济、社会和军事信息的基础。随着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对边境地区、沿线国家地理信息资源需求极其迫切。而目前,这方面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极其不足。西部九省(区)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包括135个陆地边境县(旗、市、区)和58个边境团场,约146万平方千米,其1:2.5万基础地理信息覆盖近乎空白,1:1万地理信息覆盖为19.5%,近一半现势性为2000年以前。边境口岸、城镇大多无1:5000及更高分辨率的地理信息。我国对边境外围重点地区地理信息资源获取严重不足,尤其是对维护我国能源安全、资源开发、国防安全等有重要意义的中哈、中印、中巴、中蒙、中俄、中朝等边境外围地区的地理信息近乎空白。我国已有的边境以外1:500万和1:100万地理信息尺度小、种类少、现势性差,且未建立稳定的更新机制。

第二,对测绘地理信息定制化服务的需求。除了基础地理信息的需求外,还需要测绘地理信息部门能提供多元化、定制化的服务。一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选址、路线规划等方面,需要测绘地理信息进行一系列基于空间的不同方案的演示、对比和优劣势分析,从空间的角度综合考虑各方因素,找到最合适的方案。二是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监测其对地理环境、生态的影响。“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各国将启动一系列的建设项目,这些项目对周边环境、生态等的影响,可以通过地理国情监测来进行分析、预测。要求地理国情监测能针对重点区域进行监测、分析,向相关部门提出报告和建议。另外,由于多个部门提出要加强相关领域的商贸合作,也需要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提供空间角度的可行性分析报告等。这些都需要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不断拓展产业和服务,满足现实中的多样化需求。

三、对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启示

虽然各部门特色和情况不同,但其他部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措施和行动理念,值得借鉴。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值得思考。

(一)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切入点

根据测绘地理信息的特点和部门职能职责,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主要可以从两大方面着手,一方面,借鉴其他部门的经验,为了实现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开展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可以联合沿线国家开展卫星导航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加工处理基本地理信息等。另一方面,要把握其他部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对测绘地理信息的需求,做好保障服务。目前多个部门都已经获批开展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矿产资源的共同开采等。测绘地理信息部门要主动积极的调研相关部门需求,充分利用自身的设备、技术和信息的优势,积极做好地理信息方面的保障服务。

(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方式和内容

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方式上,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共同开展项目。大多数基础设施的建设都在用这种方式,通过双方订立合约,加快建设,推动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第二,建立联合实验室、中心、联盟、平台等。大部分在建设中涉及的技术问题、政策的差异问题等都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通过这些联合的中心和机构,也能实现中国对沿线国家的技术输出,继而实现科技产品的“走出去”。第三、定期不定期组织培训、论坛和交流活动。不管是文化交流、标准的协商等问题,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通过对其他国家的人员培训,实现技术的输出。通过举办论坛、展览等活动,增进沿线国家的交流、了解和互动。

从以上论述也可以看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内容包括两类。一是中国“软实力”走出去,这主要包括了技术、人才、标准的输出,以及中国文化、理念“走出去”。二是中国“硬实力”走出去,要让“中国制造”产品不断输出,这主要包括鼓励相关“企业”走出去,为其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等。鼓励相关产业“走出去”。

(三)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具体措施

第一,建设地理信息大数据中心。在新疆建设统一的数字化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将其打造成面向中亚的信息枢纽。

第二,沿线国家测绘基础设施的建设。参考巴基斯坦海外组网项目的经验,在中亚建立地面站跟踪网和增强系统,提高北斗系统的定位精度,为中亚各国提供导航定位和授时。在基础地理信息获取和建设方面,为沿线国家提供资源三号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提供地理信息的基本处理等服务。

第三,成立“一带一路”对地观测联合实验室。在新疆成立“中国-中亚”对地观测联合实验室,开展测绘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存储、应急测绘等技术的交流和合作,对中亚国家开展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以此为媒介,实现应急监测车、无人机航测等技术的研究和输出。帮助中亚国家开展测绘地理信息重点人才的培养。

第四,举办“一带一路”测绘地理信息年度论坛。建立定期论坛制度,对测绘地理信息的发展现状,取得的成绩,建设经验,未来规划进行交流和介绍,增进相互理解,借此向外推动我国的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标准、人才的输出。

第五,加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获取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数字正射影像、数字表面模型及核心矢量要素数据的生产。获取边境地区的地理信息高分辨率地理信息资源,尤其加强边境口岸的1:5000地理信息资源建设。我国沿边沿境区域范围总面积约1170万平方公里,该区域内分布重点城市约80个,其中国内约27个(相当于地市级以上城市),国外重点城市约53个(主要为首都和部分省、州首府以及部分重要经济城市),口岸约103个,具体分布见表1。统计其城市建成区和重要流域,约占150万平方公里,通商口岸及其所在城镇分布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为“一带一路”重大工程提供全球地理信息数据支持及位置服务支持,包括中老铁路、中泰铁路;缅甸皎漂港、巴基斯坦瓜达尔港、非洲吉布提港;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公路、木尔坦-苏库尔高速公路、中老泰澜沧江-湄公河航道工程;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等;以及我国在东南非洲、拉美、伊朗等“走出去”战略重点实施区域的重大工程等。

第六,重点区域地理国情监测项目。新疆边境地区地理信息监测。新疆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8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5600多公里,占中国陆地边境线的四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陆地边境线最长、毗邻国家最多的省区。开展边境沿线5千米范围内约2.8万平方千米,获取居民点、道路等人文要素实体和湖泊、河流等自然要素实体空间分布和变化情况,为国家相关部门、省委、省政府,以及省发展改革、商务等部门规划建设国际重要能源通道、开发利用和保护重点跨界河流提供重要支撑。

     第七,为测绘地理信息企业“走出去”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借鉴税务局等有关部门的经验,可以在国家局网站上开辟相关的专栏,分批分国别介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地理信息相关规划和政策,包括测绘地理信息中长期远景规划、信息保密政策、优惠政策等,提示对外投资的风险等,充分利用即将成立的测绘地理信息智库的平台作用,为地理信息企业“走出去”提供政策咨询等服务。